发布时间: 2024-09-06 15:30 来源: 市农业农村局 |
保护视力色: |
刘洪江等2名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大我市乡镇农业要素保障拓展农业产业链的建议”的提案,我单位已经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在乡镇地区农村大力开展网络销售链条技术培训班”方面
农民是农业发展的主体,其技能水平和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联农带农的效果。因此,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和素质提升是健全完善联农带农方式的必要举措。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懂技术、会经营的实用性人才,强化人才培养带动,引导农业企业依托信息、科技、品牌、资金等优势,带动农民创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开展人才培训,建立共享人才库。我市引进“淘宝大学”“洋葱大学”“抖音学院”等平台培训机构,常态化培训电商从业人员2000人以上。截至2023年12月底,乐山网商总数共计65838家,同比增长5.4%。下一步,我市在举办电商培训班时将有计划组织农村电商经营户参训,提高他们的线上运营能力,积极组织本地网红参与选品,促进农产品销售。
二、关于“和快递公司合作”方面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健全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促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共同配送”。今年以来,市邮政管理局积极实践探索,大力推动整合农村客货运、快递、电商等资源,通过“节点网络共享、末端线路共配、运力资源共用”,初步形成了“多网共用、一站多能、深度融合”的客货邮融合发展模式。下一步建议各级政府加强引导,建立以邮政为主、多方参与、合作共赢的协调推进机制。设定目标,可以包括减少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提高配送准确性等;根据各方的优势和资源,确定合作的具体内容和分工,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更好地协调运营和决策,提高物流效率。
三、关于“引入大学力量与乡镇合作加强农业产业链要素保障”方面
一是市场服务有欠缺。当前全市开展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有偿服务的业主和设施较少,同时存在部分农产品缺少产地冷藏保鲜设施设备和部分业主冷藏保鲜设施长时间闲置的现象,缺乏冷库资源的市场调配和合理利用;同时产地冷链供需信息不畅,也阻碍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有偿服务的发展。设施质量不高。产地冷链设施实施主体实力较弱,融资能力不强,部分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提升设施及配套设备质量,目前仅限于“有没有”,还未提升到“好不好”,导致数字化装备配备不足,信息化发展水平较低,运营效率、利用率不高。下一步将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协作机制。牵头健全产地冷链建设协同推进机制,加大与财政、商务等相关部门的沟通配合,加强项目备案、审批和建设用地、用电方面的协调,保证项目推进有序、资金使用规范,建设取得实效。加强政策引领,谋划项目储备。在广泛调研和摸清需求的基础上,将符合产业扶持政策支持方向、符合项目支持条件的经营主体纳入项目库,并根据项目实施主体在项目的需求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排序,优先支持具备开工条件的项目。争取资金支持,提升监管力度。统筹用好中央和地方专项支持资金,争取将乡村振兴资金、涉农整合资金以及专项债券统筹集中使用投入冷链建设;加强对项目的监督管理,严格按上级政策要求落实项目,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各项目区县加强资金监管和资料审查,保证做到专款专用。夯实基础建设,优化配套设施。围绕重点项目县(市、区),支持相关主体根据产业发展实际需要,合理建设通风贮藏库、冷藏库、气调贮藏库、预冷及配套设施设备等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和商品化处理设施设备,不断提升设施综合利用效率,满足田头贮藏保鲜和产后处理需要。
二是我市农产品检测技术暂时不对外进行检测。下一步将加强与四川农业大学、乐山师范学院、乐山市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校的合作。开展农产品特色、有效成分检测与研究,为农产品优质价值提供依据。
三是围绕市委“345”工作思路,持之以恒打基础、建基地、立支柱、上水平,加快推动“峨眉山茶”、晚熟柑橘、道地中药材、林竹四大主导产业连片成带、规模发展。目前,全市四大主导产业总规模已突破680万亩。立足峨眉、夹江、犍为、沐川、马边5个产茶重点县(市、区),形成“一核两带两区”的产业发展布局。成功举办国际(乐山)绿茶大会等重大活动,乐山市获评“世界高端绿茶发源地”,绿茶出口量占全省“半壁江山”,“峨眉山茶”区域品牌价值达49.2亿元,“竹叶青”领跑全国高端绿茶。2023年,全市“峨眉山茶”茶园面积140万亩,干毛茶总产量15万吨,干毛茶总产值98亿元,综合产值20亿元,茶产业综合实力位居全省第一。以井研县柑橘产业百里环线为核心,犍为县柑橘种养循环示范区为重点,五通桥区、夹江县、市中区柑橘生态有机示范带为支撑,打造“一环一区一带”的晚熟柑橘产业发展布局。井研县入选2020年国家级晚熟柑橘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培育打造了“井研柑橘”“金石井柑橘”等区域品牌。2023年,全市晚熟柑橘面积28万亩,产量21.4万吨,产值8.2亿元,综合产值24.5亿元。统筹全市空间区域,着力打造夹江-五通-峨眉平坝稻药轮作产业带、沙湾-犍为-五通丘区标准化种植产业带、金口河-峨边-马边山地生态种植产业带等三大道地中药材特色产业带,黄连、佛手、泽泻、淫羊藿、川牛膝、天麻等六个全市重点发展的道地中药材品种的“三带六品”产业发展布局。2023年,全市道地中药材在地面积38万亩,产量9.8万吨(干),产值14.5亿元,综合产值47亿元。其中川佛手和柔毛淫羊藿人工种植面积全国第一,姜黄、川牛膝、泽泻种植面积全省第一。结合全市林竹资源分布和产业发展基础,以沐川、犍为、夹江、沙湾为重点的竹浆造纸产业带,以犍为、井研、沐川、峨眉、夹江为重点的木竹加工产业带,以峨边、马边、沐川、峨眉为重点竹笋加工产业带,以沐川、峨边、马边、夹江、金口河、沙湾、峨眉为重点的森林粮库产业带,以峨眉、市中区、沙湾、夹江、沐川、峨边、马边为重点的林旅融合产业带。2023年,全市林竹产业基地面积485万亩、大径竹产量156万根,小杂竹产量147万吨,综合产值315亿元,建成西南最大的竹浆纸一体化产业集群,竹产业综合实力排在全省第三位。
四是强化用地保障。积极开展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优化农村用地布局。允许通过村庄整治、宅基地腾退等节余的建设用地,优先满足农业产业发展需要。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健康养老,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手工作坊,以及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建设项目领域规范实施“点状用地”,开发建设服务于农业产业发展的项目用地。鼓励和支持各类现代农业园区列入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各县(市、区)按不低于省上下达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总量的8%,优先用于安排现代农业园区用地等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用地。鼓励预留一定比例的增减挂钩结余指标,实行台账管理,用于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对直接用于或者服务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设施用地、附属设施用地以及配套设施用地按农用地管理。生猪养殖附属设施用地规模取消15亩上限规定,由养殖场(户)与乡镇政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协商并签订用地协议方式获得用地。
四、关于“开展乐山市农业适宜性带变化调查工作”方面
(一)目前可提供资料
目前我市只有夹江、峨眉、乐山、峨边、犍为、井研、马边、沐川、峨眉山9个国家气象站有较长的气象观测历史资料,其中峨眉山为高山站。根据夹江、峨眉、乐山、峨边、犍为、井研、马边、沐川8个站点的平均值作为全市平均值,并按照业务规范以1991—2020年,这30年的资料作为多年平均值,得出图1“1961—2023年乐山市年平均气温逐年变化图”、图2“1961—2023年乐山市年平均降水量逐年变化图”。
(二)目前暂无法启动我市气候调查工作
经市气象局认真讨论,“开展气候变化引起的农业适宜带改变调查”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其技术方法、业务规范必须按照中国气象局“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区划”的相关要求执行。农业气候区划是从农业生产的需要出发,根据农业气候条件的地区差异进行的区域划分。一般是在分析地区农业气候条件的基础上,用对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的气候指标,遵循农业气候相似原则,将一个地区划分为若干个农业气候区域。其任务在于揭示农业气候区域差异,分区阐述光、热、水等农业气候资源和农业气象灾害。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研究开展新一轮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农业气候区划工作;2024年全国为试点阶段(发布时间:2024年03月27日,来源为中国气象报社,2024年3月26日,2024年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区划试点启动会在京召开,明确在农业气候变化较敏感且具有一定基础的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江西、河南、新疆、陕西等7省(自治区)的11个市和7个县,依照“边普查、边应用”原则,开展国、省、市、县四级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区划试点工作,积极利用普查成果调整优化种植结构,为全面普查奠定基础)。下一步我市将严格按照中国气象局统一部署进行新一轮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区划工作,目前暂时无法开展相关工作。
我市的农业高质量发展不仅体现在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提升上,还包括产业链的延伸、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以及科技创新的支持等多个方面。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助于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
感谢你们对乡镇农业要素保障拓展农业产业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乐山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8月8日
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