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务公开 > 部门信息 > 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 资政研究 |
发布时间: 2022-04-13 14:41 来源: 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
保护视力色: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的根基和灵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农业、农村、农民根脉相连,在新时代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医疗救治、文化传播和教育价值。
一、乐山中医药文化历史传承悠久
据《孔子图记》记载,“峨眉山有仙药,汉武帝遣使祭之”。在《神农本草经》《唐本草》《蜀本草》《本草品汇精要》《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等历代本草著述中,乐山境内中药材资源的相关记载屡见不鲜。峨眉老鹳膏中药王孙思邈的传说和《白蛇传》中白娘子仙山盗草的故事,即源起峨眉山神奇的中医药文化。北宋名医虞庶扬名蜀中,所著《难经注》留存至今仍为医家典籍。此外,《清乾隆·峨眉县志》《清同治·嘉定府志》《民国·乐山县志》《四川道地中药材志》《乐山市志》《小凉山彝族古风》《名人与乐山》等地方志书和地情书籍中,均有乐山人民种植和使用中药材的内容记载。近年来,全国中医药大会和全省、全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会先后召开,国务院办公厅也于近日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对“十四五”时期中医药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坚持传承创新,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保护中医药文化资源成为乐山市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
二、乐山中药材种植产业方兴未艾
乐山市由于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具有悠久的中药材种植历史和成熟的生产技艺,是轮盘赌博_任你博_投注|官网:中药材重点产区。全市现有中药材2900余种,中药材在地面积达355万亩,中药材资源禀赋优势突出;拥有夹江迭鞘石斛、金口河乌天麻、金口河川牛膝、犍为麻柳姜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4个,中药材蕴藏量100万吨以上,位居全省首位。据调研,截至2021年底(下同),乐山市植物类中药材在地面积35.1万亩,产量9.5万吨(干货),获评省级中药材产业重点县3个,建成标准化示范基地4个,全市30个川产道地中药材品种实现人工规模化种植,其中黄连、川牛膝、干姜、泽泻品质全国闻名,产量占全省60%以上,沙湾区川佛手和柔毛淫羊藿种植面积居全国前列。
三、乐山中医药产业服务蓬勃发展
乐山市现有家庭农场、合作社、中药材加工企业等各类经营主体140家,从事中药材种植加工等行业人员达20万人,中药材农业产值13亿元。连续举办三届四川(乐山)中医药博览会,960家中医药企业参展,累计签约项目86个、签约金额93.05亿元。服务体系方面,全市建成三级甲等中医医院2个、三级乙等中医医院3个、二级甲等中医医院2个、二级乙等中医医院1个,建成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2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17个;中医从业人员3500余人,其中国家中医师承指导老师4人、省名中医23人。初步建立了完善的市、县、乡、村中医药服务体系。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全覆盖”,均能开展6种以上中医适宜技术,71%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全市乡镇卫生院中医药人员达到医药卫生人员总数18.33%,基层中医药服务量达45%以上。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乐山市坚持中西医并重,大规模推广中药茶饮、香囊,中医在预防和救治过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四、乐山中医药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现状和问题
(一)功能定位显著弱化。中医师是农村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力军,但当前基层中医师数量缺口较大,中医药现代科技手段相对不足,“简、便、廉、验”特色优势不明显,农村科普宣传也缺少对中医药知识的宣教,在中西医并存模式下,中医药不再是农民看病的首选。中医药虽纳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但报销比例不高,中药材价格波动较大,性价比优势不明显,一些中药价格常处于高位,也影响农村群众对中医药的认可。
(二)服务供给明显不足。乡村医生层次参差不齐,医务人员的学历、资质、数量等方面存在短板,拥有中医资质的医护人员数量更少,部分乡村甚至提供不了中医服务。缺乏顶层规划指导,导致对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遗迹等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社会上虚假违法中医药宣传屡禁不止。
(三)传承创新缺失断层。过去,通过农村的口口相传以及赤脚医生的宣传诊治,部分农民尚能辨别和使用一些中草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农村人口逐渐呈现出老弱病残、妇女儿童多、青壮年少的境况。此外,国家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之农村现代化风尚的盛行发展,传统中医在农村的地位持续弱化,农村中医药的文化记忆大多丢失,新一代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已经与中医药产生了天然鸿沟,既不懂中医药文化、也不认识中草药,一些传统中医药技艺面临传承无人的窘境。
五、乐山中医药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对策和建议
当前,我市正处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时期,要立足乐山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中医药卫生、经济、科技、文化、生态资源优势,重点做好顶层设计,坚持问题导向,找准“痛点”精准施策,让中医药文化成为“十四五”时期乐山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助力。
(一)加强中医药事业发展整体布局。一是编制中医药发展规划。以峨眉—沙湾—金口河为重点培育道地中药材产业集群,建设中药材现代农业示范区,引进中药材生产加工龙头企业,构建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筹建乐山市中药材交易市场和乐山中医药职业学院,建设集科普、旅游、休闲、保健、药食于一体的中医药文化特色街区、博物馆、体验馆,争创国省中医药文化示范基地等。二是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以及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和健康乡村建设。三是纳入城乡发展规划。建立起以“政府领导、部门合作、机构执行、农民参与”为特点的农村中医药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组织管理网络,调动各级主体参与中医药文化建设的热情。
(二)加强中医药文化的开发和利用。一是编纂乐山中医药文化系列丛书。组织编纂《乐山中医药志》《乐山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中医药文化丛书,全面系统挖掘整理乐山中医药文化内涵。二是编纂市县乡村四级地方志书。以开展全国第三轮市县级志书编纂和全省乡镇(街道)志、村(社区)志编纂为契机,重点对全市中医药资源、种植、产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管理机构等资料开展收集保护与综合利用,适时开展志书编纂,为乐山中医药原产地标识认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等提供佐证服务,助力创建“川字号”中草药品牌。三是加强川派中医药技术的开发研究。加强对“嘉州滋脾疗法、三江伤寒学术流派、钟氏骨科流派、峨眉正骨流派”等川派中医学术流派挖掘、整理和活态传承,加强传承人培养,支持符合条件的代表性传承人依法取得医师资格。
(三)加大中医药文化的宣传和推广。一是加强校园普及。编辑中医药文化教育读本,建设校园中医药文化角和中医药文化学生社团,普及适宜青少年掌握的中医养生保健知识。二是融入生产生活。定期开展中医药文化下乡普及活动,创作宣传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中医药文化作品,对中医药文化内涵进行时代化、大众化、创新性的阐释,进一步拓宽文化传播覆盖面,持续提高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三是建设传播平台。融合互联网、大数据、5G和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创新建设中医药文化宣传信息系统,加强中医古籍、经典名录、名老中医和教学名师资料数字化整理,强化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各地争创国、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或科普基地。四是做好展陈场馆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乡镇(街道)、村(社区)采取新建、合建、融入等多种途径,规划建设一批党建馆、镇情馆、文化站(室)、图书室、村史馆、史志阅览室、民俗生态博物馆、乡村博物馆等场馆设施,创新设立中医药文化宣传展示区、互动区、体验区等,通过实物展陈、图片与影像资料展示、场景复原、多媒体互动等手段,方便群众就近便捷获取中医药健康知识。
(四)加大中医药文化的建设和投入。一是吸引项目投资。制定产业发展优惠政策,积极引进中医药龙头企业、高技术人才和中医药文化重要项目,大力发展中医药文化创意产品,创建中医药文化、旅游、农业相融合的药农旅特色体验项目。二是创新合作理念。鼓励农村地区与城市医院、学校、公益组织等机构联合开展康复、保健、养生、健康旅游、研学项目合作,满足乡村群众美好生活文化需求。三是扶持产业发展。支持乐山市中医药学会开展学术研讨交流。办好四川(乐山)中医药博览会、峨眉山康养论坛,加强推介宣传营销。支持中医药管理机构、医疗机构、学会及企业参展参会省内外中医药博览会。
(五)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强中医药服务网点建设。充分保障基层中医药人员的编制和待遇,探索符合农村中医药发展的管理模式。二制定激励政策。鼓励中医类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组织中医特别是名中医下乡,全面建设乡村两级中医药“名科、名医、名药”基层工作室。三是用好用活浙川东西部协作,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医药发展联盟。强化与浙江、重庆在中医药人才培养、技术协作、项目开发等领域合作,努力实现中医药资源优化配置,做到优势互补。四是加强合作共赢。强化与轮盘赌博_任你博_投注|官网:中医药科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等科研院校的合作力度,支持轮盘赌博_任你博_投注|官网:食品药品学校、乐山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建设发展中医药学科专业,加大农村中医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力度,健全师承教育制度,建立完善“师带徒”制度,鼓励老中医专家设立传承工作室、传统技艺工匠坊等,推动中医药事业薪火相传。五是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加强向省内外中医药创新发展的学习借鉴,积极争取参加国、省组织的中医药对外合作交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对基层全科医师、乡村医师等进行中医药专业技术培训,提升农村地区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
政策解读: